close

所謂誠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惡惡臭,如好好色,此之謂自謙。故君子必慎其獨也。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,見君子而后厭然,揜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,則何益矣。此謂誠於中,形於外,故君子必慎其獨也。

 

  這一段,解釋「誠意」;要做到「誠意」,怎麼個「誠意」法?這一段做了個比喻。

  前面所講的「誠其意」:「毋自欺也」,不要自己欺騙自己,這是「誠意」最要緊的功夫。不能自欺。為什麼呢?前面講「格物致知」,念頭剛剛起來,除非是聖人,聖人知道一切人的心理,否則你起的念頭,誰會知道?若我起了一個損人利己的念頭,以為人家都不知道,人家不知道但自己知道,自己知道,還讓這個念頭繼續發生起來,那就是自己欺騙自己。那欺騙自己有什麼不好呢?普通人沒什麼感覺。但既然要學聖人,要明明德,就要把不好的、遮蓋在明德上面的那些昏暗、污染的東西去掉,這才是明明德。假如在「格物致知」上面不知道用功,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了,自己還容許它繼續在那裡起來,不把它打消掉,這就是自欺。自欺就是,人家雖然不知道,但是污染了自己的明德,不但不能把明德明出來,反而增加昏暗了,讓明德更加昏沉下去。所以,自欺是非常嚴重的一個事情。

  下面就是比喻了。「如惡惡臭」,第一個「惡」﹙ㄨˋ﹚是厭惡,「惡臭」是一個東西非常臭,氣味非常難聞。惡臭,人人都厭惡;是實實在在的厭惡,不是假的。這是比喻不自欺。心裡真的厭惡他。下面又舉一個相反的例子。「如好好色」,「好色」﹙ㄏㄠˇ﹚是指非常好看的事物,包括人;第一個「好」﹙ㄏㄠˋ﹚是喜愛,整句是,喜好這個好色。喜好好色,也是比喻,喜歡時心裡是真的喜歡,是真誠的喜歡。「此之謂自謙」,「謙」字在註述本裡,鄭康誠註:謙,慊也。慊字當「安靜」講。這就表示,只要自己「誠意」,不問他人知道不知道,我們心裡是安然自在的。只要能「如惡惡臭」那樣的把不好的念頭去除,「如好好色」那樣的把好的念頭保存起來,這就做到「誠意」。能夠這樣誠意,自心自然就安了。

  「故君子必慎其獨也」,「獨」是單獨,自己知道。修道不是修給別人看的。大庭廣眾之中,表演給別人看看,不是這樣的。修道之人,從哪裡修起?就在這「單獨」的時候。別人不知道。獨自的時候,要「謹慎」。越是單獨時,越是要謹慎。一般人認為,自己在家裡,把門關起來,我心裡想什麼、計劃什麼,誰也不知道。學聖人的人,就在這個時候要謹慎自己,因為在這個時候,妄念最容易出來。古人講,慎獨的功夫,好比一個人散步﹙獨行﹚的時候,有日光也好、也月光也好,身邊都會跟著一個影子;「獨行不愧影」,沒有別人在場,還有個影子呢!對自己的身影都要沒有愧對的心理。「獨寢不愧衾」,「衾」是所蓋的被子,自己一個人睡覺的時候,所想的一切,雖然沒有人知道,但是蓋在身上的這個被子,你當它是知道的﹙把被子當成另一個人﹚,對這個被子要沒有愧疚。這「慎獨」的道理是古時候儒學家都知道的。

  下面「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」,小人,指的是沒有學《大學》之道的人,就是指普通人。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很深刻,「不為聖賢,便為禽獸。」為什麼,要分的這麼絕呢?這有道理的。你學聖人,心裡時時刻刻會要求自己的念頭要放在明德上面,一點一點的功夫往上面進步,有一天會學得好;不為聖人,也就是不學聖人,放棄自己成就聖人的機會,普通人惡習氣多得很,再加上社會人群惡習氣對我們來衝擊,我們每天看電視媒體報導的、或報章雜誌報導的,也存在很多爭名奪利、陷害別人的事情。爭到最激烈的時候,不是殺人,就是自殺。不作聖人,寧願做普通人,就一天一天墮落下去。他心裡所想的,無非是自私自利的,像這樣下去,他所做的事情、所說的話,是非人的、是禽獸的。這是在講小人,不想學聖人的小人。「閒居為不善」,小人在沒事做的時候,就做不善的事情,這些不善的事情,無所不至。小人有事給他忙還好,就怕閒居無事,閒居無事則不善的事情,無所不至;無所不至即無所不做。不想學聖人,做人之道一天一天往下。古人講「不為聖賢,便為禽獸」實在是一句警告的話。一個人心想不善,做不善的事,雖然他今生還有人的外表,可是心早就是禽獸了。這個身體一死,學儒不能避談生死的問題,既然講到這個問題,因為這個人生前做了合乎禽獸的事,他死後,不就墮落到禽獸,變成禽獸了嗎?所以小人在閒居無事的時候,專做些不善的事情,「見君子而后厭﹙ㄧㄝˋ﹚然」,在「厭」下面加一個「面」字,便成「靨」﹙ㄧㄝˋ﹚字,是黑暗的意思,延伸意是「躲閉、閉藏」。這種小人看見君子,就會把自己一切不善的一面收藏起來;「揜﹙ㄧㄢˇ﹚其不善,而著﹙ㄓㄨˋ﹚其善」,「揜」,掩蓋;把不善掩蓋起來,然後不管自己的這一點是善還是不善,他盡量把自己的好處表現出來。「著」就是表揚自己。

  「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,則何益矣。」小人這樣子做,「人」是「他人」或「君子」。君子看見這小人,想把這不善掩蓋起來,把善、好處顯示出來,如見小人的肝或肺藏在小人身體裡面,別人看不到,小人看不到,可是君子看的到。這是一句比喻。君子見小人揜其不善而著其善,就如同小人隱得再深、隱得再周密,就像肺、肝在身體裡那樣的隱密,君子都看得出來小人的不善。所以這樣做,有什麼用處?沒有益處。為什麼君子見小人「如見其肺肝然」呢?因為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「中」是心裡,在心裡有什麼意思,自自然然就表現在外面了。有些人是口是心非,嘴裡說好聽的話,但是君子或有學道的人,他一聽這話就明瞭小人是什麼心理。所以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在講小人,心裡所居的都是些不善的事情,存的都是不善的念頭,實實在在心裡有這不善,很自然的就形於外;藉著他的言語和其它的動態,就表現到外面來了,君子看得清清楚楚。君子是讀聖賢書的人,他了解這個道理,一看就了然。「故君子必慎其獨也」,小人想要「揜其不善,而著其善」沒有用處,雖然表面想維護自己,不讓別人知道自己不好的心理,但真正的君子一看就明瞭,所以舉前面小人的例子,而得到結論「君子必慎其獨」。君子是學大學之道的人;越是在沒有人的環境,越是要謹慎。

 

曾子曰: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乎!」

 

  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」,你有任何不善的事情,甚至於任何不善的念頭,以為他人不知道,事實上有如同十個人的眼睛在看著你,十個人的手指在指著你。 中中國的數目字,基本從「五」開始,發展到「十」是滿數。在此以「十」代表「眾多」,「十人」代表有很多很多的人,在見視你,在指點你、指責你。所以,不學明明德則已,一學,則時時刻刻在無人之時,心裡都要想著:周圍有無數的眼睛在看著我,和無數的手在指著我。這樣我們還敢自己欺騙自己嗎?一句話「毋自欺也」,很重要。在獨居的時候,不要自欺,要保持光明磊落之心。

  有人說,曾子講此道理,只是強調吧,不是事實吧?漢儒楊雄,有一篇文章叫「解嘲」,自己解嘲自己。那篇文章中有兩句話:「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。」意謂自己覺得自己很高明,做事情神不知鬼不覺、天衣無縫;但是「鬼瞰其室」,鬼神知道你做的事情。室,就是寢室。所以,當人自己單獨待在房間或寢室裡面,以為很多事情保密保得很好,別人都不知道,但其實鬼神知道。鬼有神通。鬼道雖然苦,但是鬼的眼睛能夠看穿牆壁。

  所以曾子在此言:「其嚴乎!」嚴,是指非常嚴厲地。想學聖人的人,在自己起心動念的時候,就要想有很多人在見視你,很多人在指責你,甚至很多鬼神在見視你;好比偷拍的針孔攝影機,針孔大的鏡頭,藏在人不知道的地方,但是鬼神的鑑識比這還要細密。修道的人,把這件事記在心裡,隨時警惕自己。所謂「誠其意者,無自欺也。」能夠這樣做,就不敢自己欺騙自己。稟賦高的人,領悟力強的人,他一知道這個道理:有一不善,就污染了自己的明德;他自自然然就不敢自欺,其他話不必多說。次一等的人,他對這個道裡還不能完全記在心裡,就把這段舉的例子,曾子講的話,記在心裡,就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

 

富潤屋,德潤身,心廣體胖,故君子必誠其意。

 

  這段是比喻的話。「富潤屋,德潤身」,是比喻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一個人,心裡有什麼意思,掩藏不起來,一定表現到外面。一個富有的人,財產很多,有充足的錢,房屋就很大,裝潢也很講究,甚至裝潢的錢多於買房子的錢,使得他這個房屋造得非常好,這稱為「富潤屋」。沒那麼有錢的人,房子沒那麼大,裝潢也沒那麼講究。這就比喻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有德的人,身怎麼個潤法呢?古時候,有學儒的人可以看得出來。從氣色、言行、氣質上判斷,有德、品德好的人,看你內在有修養、有品德的人,身體會表現出清淑之氣;清是清潔,淑是善。普通人是看不出來的。身體表現清淑之氣,就是由品德滋潤出來的。這也是比喻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「心廣體胖」,「胖」不是肥胖,是講身體等一切都很「潤澤」。心裡有品德,心氣和平,與人相處時,一切和諧,獨處時,心中存中和之氣,有這種心理的時候,身體就自自然然一切清淑、和氣,無病。所以「胖」就是和諧健康。拿五臟來講,就是「五臟平和」,四肢沒有任何毛病。這皆是由「心廣」來的。廣,就是廣大。心量很大,能夠容納一切人。心能廣大到容納一切人,這樣的身體自自然然地就健康潤澤。「故君子必誠其意」,所以要學大學之道,要在明明德上面實實在在的實行,一方面學,一方面用所學的勸告他人、教育他人。教育不一定是正式的上課,而是用自身的表現作為一個示範,給家裡的人、朋友、社會上的同業、同事,做一個示範,就是身教。一方面自己實行,一方面身教,教化其他的人。長期的這麼做,從哪裡開始?從「誠意」上用功夫。君子(學明明德的人)必須要誠其意,把意誠到家了,心就正了。心正了,就不得了了;因為做人做事,首要就要正心。心不正,做哪樁事情都不會成功,因為心不正,所做的事情都為自己來打算,都為自己打算的時候,一舉一動都在傷害別人;傷害別人,別人就會處處來妨礙你。所以就算學到了什麼,在世間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會障礙重重。所以「誠意」多麼重要。

  接下來,曾子就舉詩經的例子。曾子向孔子求學,孔子雖然是聖人,自己講的話還是要舉古人的例子。孔子常常講完一個理論之後,就會舉詩經或傳記的例子來多加說明。曾子跟孔子學的,所以在他講完理論之後,就舉古證,來作學理的依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WE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